如何利用产品思维提升用户体验?

事件:2018年初,夏威夷民众的手机突然收到一则警报,指有导弹正向夏威夷袭来,要求民众立刻进入防空洞或避难所躲避,并强调这不是演习。原因是,当天夏威夷军方紧急事务管理署的一项任务是对紧急导弹预警系统进行内部测试,一名坐班员工需要演练向公众发送紧急警报,但不是真正发出。如图中所示界面中,在“测试导弹警报”和“导弹警报”中,他应该选择前者,但一念之差,他点击了第二个选项,触发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导弹预警。

640.jpg


这个事件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恐慌事件了,我们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就需要设计师们在日常产品设计时具备一定的产品思维。

我将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从方法论的角度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阐述如何利用产品思维提升用户体验。

6401.jpg



这些问题和困惑你是否遇到过?

“经常在设计评审时,会被GM或PM甚至开发gg们,找到‘bug’”

“经常被老板突然抛出的问题弄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说起”

“看了很多文章听了很多分享,感觉自身能力没有明显提升,设计并未具有说服力”

“身边是否会碰到这样的小伙伴儿,他表达的每个字都能听得懂但是组合在一起,却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时间长了,一听他说话就感觉头疼,‘你到底在说什么…...’”

当我们被这些问题搞得不知所措,或不知如何回答时,其实是缺乏产品思维的表现。无论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还是视觉设计师,都应该具备底层能力。具备产品能力应思维先行,一起看看产品思维包括哪些方面。

6402.jpg



1、批判性思维:设计师作业之前应该知道,产品所面向的使用人群是谁,核心用户,适应性用户,外围用户是哪些,不要急于去下结论,反复思考和检查命题或检验你承担的项目的有效性。

2、结构化思维:从多个侧面考虑问题。产品面向的市场相较于竞品其优势、创新点、实现步骤是什么?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用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3、创新思维:抓住产品的MVP,抓住其核心流程,剥掉多余或高级功能让主流程跑通。我们需要明白MVP并不是回答产品设计是否优雅,技术是否高效解决具体的功能问题,而是用来验证产品是否被用户接受,是否有人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

4、用户思维:快速直达目的,产品的任务和流程顺畅。更多时候我们要知道和了解用户自身需要什么?

5、用户体验:让更多人使用和体验你的产品?适时考虑在哪里宣传产品,期望得到怎样的用户反馈。产品是否友好/易用/有用。

6、用户参与:痛点,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爽点,指即时满足,用户在寻求中需求没被得到即时满足就会感到难受和不爽。痒点,用户对自我虚拟的满足。

作为设计师,我们不仅需要利用产品思维关注用户需求,还需要关注业务目标和相关的衡量指标,关注用户意愿、想要的和业务目标是否一致。同时也可以反推思考,如何将业务目标转化为用户行为。


6403.jpg



创造动机、排除担忧是为了让更多的用户有更强意愿使用你的产品;解决障碍,是为了让用户的操作变得更加有效、高效、容易学习和使用。在项目中,完整思考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顺利达成业务目标。

腾讯新闻我的页卡改版

我们对腾讯新闻-我的页卡进行内容模块和布局展示的整体梳理,内容上涉及用户体系,消息通知,福利活动,第三方合作服务,功能设置等,布局上可以看清楚为头部个人展示区+列表的方式呈现。

6404.jpg


我们发现目前该页卡存在信息杂乱,关系链弱,内容寡淡,布局单一的问题。

6405.jpg


同时提出改版三大思路——内容推荐、用户关系链和福利活动。我们不仅加强了内容的展示,同时在布局上采用了横向模块布局,展示效率更高。改版需要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最终我们选择在头部区域采用情感化设计手法,在消息地方采用放出头像的方式,增加用户点击欲望,控制好节奏。将用户相关的信息如消息、历史记录、收藏、点赞喜欢与用户福利体系归结在一起横向布局,提高入口曝光率;下方列表为第三方服务接入和系统设置等,配置灵活,层级清晰。

6406.jpg


虽然只是一个界面的诞生,但可以看出,司空见惯的设计也有其底层的逻辑。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做项目时,能深入参与其中,才能有不一样的体会来指导我们进行设计。

6407.jpg


乔布斯曾说过很经典的一段话:很多人都以为设计就是外观,是设计产品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其实,这只是一部分。设计是 How it works,也就是,产品是如何运转的。而这种运转其实就是在不断深化设计师和产品,以及你设计的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是一种能力,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判断,运用交互的能力,在连接和迭代中,深化设计师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让设计师和用户之间建立沟通。我们作为设计师,每个人本身都具备一定的技能,如果在遇到一些产品设计的项目中,能够在设计之前,根据观察和判断,将多种思维内化成设计语言,才能更好为产品提供服务。

6408.jpg


一个案例。

6409.jpg


ofo和膜拜输入车牌号的界面,ofo键盘被划分成了四列,设计浪费了7和9下面的空间,每个数字键都小于食指的宽度。而摩拜单车采用三列,更便于用户输入而不至于误触。其实,让用户不输错最好的办法不是提醒“你输入错了”,而是在设计之初时,就应该考虑给用户提供更舒适易用的方式。同时,ofo的立即用车和确定键是同样的操作,同一个页面同一个操作按钮不能重复出现,这是最基本的设计常识。

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种设计手段,以用户需求为目标进行的设计。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完整流程中,使得用户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或情感的投入)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会把用户体验和功能分不清楚。我们经常会想到一款简洁、美观、易用产品的一系列功能,它让我们的生活更简单。产品试图通过多种方法去解决,功能只是众多可想出方法的微小、精细的一小部分。从产品体验的角度思考,意味着多维度统筹思考解决方案,包括特定用户的问题、待解决方案、产品目标、产品营收等维度。

64091.jpg



有关用户体验,有很多国外团队输出多种体验模型,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奎瑟贝利Whitney Quesenbery提出的5E原则,包含有用性(Effective)、效率性(Efficient)、易学性(Easy to learn)、容错性(Error Tolerant)、吸引力(Engaging)。


有用性(Effective):设计的产品要对用户有用;

效率性(Efficient):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生活的效率;

易学性(Easy to learn):容易理解并快速的知道如何操作;

容错性(Error Tolerant):在用户进行失误操作后,能有挽回措施或不会造成较大损失;

吸引力(Engaging):无论是功能还是造型上对用户有吸引力,这点才是需要艺术设计能力。

前面谈到的夏威夷案例,就证明了在重大事件的选择上没有进行容错性设计的考虑。

其实无论哪一种用户体验的研究方式,最终都是要解决一个问题:理解用户行为,通过实地研究/文化探寻/深度访谈/数据整理/影随/焦点小组等方法,挖掘用户需求,为成功设计提供决策支持。研究就是在发现问题,设计就是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式和方法。

总述

一句“为用户的需求而设计”看似简单,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来指引我们找到全新的产品设计功能方式和方法。

以此为目标,也更有助于衡量一款产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准绳。

本文原创杨佩


标签:用户体验 设计 交互 产品

发表评论: